2)第三百九十章 塑造一个英雄(求订阅)_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的脸色极为苍白,似乎受了伤,但眼眸却极为明亮。

  见到来人,他嘴角上扬,放下古剑,笑道:“首辅来了,快坐,一夜未眠,着实辛苦了。”

  黄镛拱手行礼,等景王落座,他才撩起袍子,坐在椅上,说道:“陛下才是辛苦。”

  景王笑着为他斟茶,黄镛受宠若惊:“陛下不可。”

  景王摇头说:“皇兄身死,本王尚未登基,这个称呼,首辅还是暂且收回去。”

  顿了顿,他笑道:“朝堂诸公如何?可做出决定了?”

  昨晚,事情结束后,整个奉天殿内,勋贵大臣们便等到了消息,而后,由黄镛等人劝了一遭,大抵是前事已了,另立新君的事。

  突逢大变,按理说,总需要时间转变心态,但景王等不起,只能用一些激烈的手段。

  黄镛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子:“老臣幸不辱命,大多勋贵朝臣都已应下,只有部分,负隅顽抗。”

  景王伸手接过折子,展开细读,林林总总,竟也不少,入眼第一个,便是“张谏之”的名字,倒也并不意外。

  只是感慨:“如今看来,张谏之果然是皇兄的人,去岁时吏部的案子,看来也是君臣配合的一场戏。”

  黄镛不答,只是说:“这些人,如何处置?”

  景王思忖了下,提起朱笔,挑出一部分人名画了个叉:

  “忠心是好的,但正所谓识时务为俊杰,有人想尽忠,那便给他们求仁得仁。”

  他又在另外一些名字上画了个圈:

  “有人党羽太多,却是不好轻动的,唔,诏狱里听说不错,送他们去好好想想,什么时候想通了,再说。”

  旋即,他将折子递回,笑问:“首辅觉得如何?”

  黄镛说道:“理当如此。”

  一朝天子一朝臣,战后的清洗,总是免不了的。

  他将折子收在袖中,继续说:“只是这般,恐还是会有些人虚与委蛇。”

  景王淡淡道:“无妨,如今大局已定,纵使有些人不甘心,也翻不起风浪。”

  玉玺、衣冠在手,景王以凡人之躯,可驾驭神圣之力,朝堂上,有黄党稳定局面。

  军方,只认虎符不认人。

  宫中禁军的确有不少死硬派,但昨晚已将顽固的一批清理了。

  晨时,由景王亲信更换了关键位置,禁军各大营打乱顺序,相信很快也可以消化掉。

  这就是皇族内部政变的方便之处,除了部分坚定的皇党,其余人,并没有转投新帝的道德压力。

  当然,这不意味一切将安稳度过,无论是被触动实际利益者,还是以流芳百世为追求的部分清流,都会爆发出强烈的反抗态势。

  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朝堂上必然要迎来腥风血雨。

  “外面情况如何?”景王略过这个话题,问道。

  黄镛知道他所问何事,答道:

  “昨夜书院一战,不老林死了不少人,书院一方,五先生,六先生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