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_重生南美做国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地几个重要的城市和矿产产区都是在华人来到当地后,才发展起来的,南洋气候炎热、瘟疫、蛇虫遍地,自然条件远远比不上土地肥沃、四季气候凉爽温和的潘帕斯平原,

  随着下南洋华工们对本土了解的增多,最后愿意在南洋留下来的人数只会占总人数的一小部分,南洋地区华人人口流失或者是人口数量长时间停滞不增长,留下来的人力空缺要么被当地土著补上,要么被英国劳工填补。

  当地土著懒惰成性,他们占了土地,不会开发利用,最后仍然要靠华人开垦开发,而印度劳工虽然效率也不高,但是因为秉性顺从驯服,再加上印度距离南洋近以及印度本土人口数量庞大两方面原因,他们很有可能取代华人同胞,成为南洋第一大外来人口。

  梅大人、王将军、李将军、梁大人,想必四位都明白殿下的英明神武,根据本土目前的发展速度和殿下的雄才纬略,不出二十年,本土人口必然是现在的两到三倍,那时候国家综合实力远超过现在,南洋地区对国家的发展也会更加重要,殿下和中央诸位大人们不会一直看着南洋被西方列强掌控,

  但是,如果依照最坏的情势发展下去,印度劳工取代华人成为南洋第一大外来族群,本土有实力将军事实力投送到南洋地区,也很难在印度劳工与西方列强合作的条件下,达到目的。”

  “殿下确实有未来插手南洋的打算。”

  梁兴点点头,开口道“不过,陈兄弟认为认为印度劳工的持续移入,会取代我们华人,成为南洋第一大外来族群的担心单有点多余。”

  “请梁大人为在下解惑。”

  “原因有四点。”

  梁兴解释道“一,印度实行种姓制度,底层印度人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迁移和出海移民需要得到地主和土邦土王的许可才能通过,而底层印度人相当于土邦土王和地主的私有财物,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答应放底层印度人移居海外。

  其二,印度本土大小数百个小邦国,

  一个印度人从居住地方离开,要经过许多不同土邦统治领地和缴纳每个领地设立的税收才能出海离开,但是底层印度人本身就一无所有,更不可能支付起出海的花费和税收支出。

  其三,南洋受到东方文化圈影响,而且江南沿海地区百姓有下南洋习惯,华人下南洋后,能够很快在当地立足,而印度人却没有这种优势。

  其四,印度劳工迁入马来半岛,本身不是自发性的,而是由英国人主导情况下,被动移入,这种情况下,每移入一批印度劳工,印度总督殖民政府都需要与印度土邦王公协调,两方达成一致后,再花费一部分运输成本才能将人运输到马来半岛。

  海峡殖民地接受印度总督领导,小规模的印度劳工移入,还可以靠印度殖民政府与印度土邦王公协调解决,但是大规模的劳工输出,不仅会带来大量的成本支出,而且也会激化印度殖民政府与土邦王公的矛盾,在经济和潜在政治利益上面,大规模输出印度移民并不划算。

  所以,综合四个方面的因素考虑,英国人就不可能大规模引进印度劳工,但是从海峡殖民政府目前的行动分析,小规模的印度劳工输入和印度军警常驻马来半岛,怕是已成定局,单靠马来半岛土著酋长、甲必丹们的阻挠反对,最多延缓他们移入的时间,却改变不了英国人的决心。”

  “靠土著酋长、甲必丹们成不了事,不过借着他们的手,挑起与英国人的矛盾,对改善南洋军团在南洋的处境有一点帮助。

  梁兄弟,你替我回绝他们的邀请,就说南洋军团实力不足,无法支持他们的行动,不过,为了表示对他们正义行为的支持,南洋军团愿意处理一批德式步枪给他们,同时建议他们限制事态发展,只针对印度军警、劳工制造事端,不要把事情扩大到英国白人殖民军队身上,免得最后难以收场。”

  “职下明白,南洋军团和太平会将置身土著酋长、甲必丹与印度军警冲突之外,不会给英国人留下把柄。”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