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名毁津 .._225_曾国藩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侥幸入金马门,然于学问文章,懵然不知。偶闻京师有工为古文

  诗者,就而审之,乃桐城郎中姚鼐之绪论,其言诚有可取。遂展司马迁、班固、杜甫、韩

  愈、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及方苞之作,悉心诵读,其他六代之能诗文者及李白、苏轼、黄

  庭坚之徒,亦皆泛其流而究其归,然后开始为诗古文。尔来三十年了。”无梁殿里回荡着曾

  国藩的湘乡官话,其音色之宏亮,声调之悦耳,张裕钊等人似乎从没有听到过。“三十年

  来,只要军务政务稍有空暇,老夫便究心古文之道,直到过天命之年,才颇识古人文章门

  径。近来常有将心得写出之意,然握管之时,不克殚精竭思,作成后总不称意。安得屏去万

  事,酣睡旬日,神完意适,然后作文一篇,以摅胸中奇趣。今日与诸位偷得一日之闲,聚会

  于清静无为之地,老夫欲学古之孔孟墨荀当年与门徒讲学的形式,无拘无束地与诸位纵谈为

  文之道如何?”

  这真是太好了!张裕钊等人想:从曾大人学习古文多年了,胸中堆积着许多问题,总没

  有机会一问究竟,难得他今天有这样的雅兴。

  “请问大人,文章以何为最先?”当大家都在紧张思考时,吴汝纶率先提出了第一个问

  题。

  “文章以行气为第一义。”曾国藩以肯定的语气回答,“韩昌黎曰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

  之高下皆宜,老夫平生最爱文章有雄奇瑰伟之气,古人有此气者,以昌黎为第一,子云次

  之。二公之行气,本之天授,后人难以企及,然可揣摹而学之。”

  “请问大人,用字造句,以达到何种境地为最佳?”黎庶昌问。

  “无论古今大家,其下笔造句,总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

  曾国藩应声而答,略为思考一下,他又作了补充,“世人论文字之说,圆而藻丽者莫如

  徐陵、庾信,而不知江淹、鲍照则更圆,进之沈约、任昉则亦圆,进之潘岳、陆机则亦圆,

  又进而溯之东汉之班固、张衡、崔駰、蔡邕则亦圆,又进而溯之西汉之贾谊、晁错、匡衡、

  刘向则亦圆,至于司马子长、司马相如、扬子云三人,可谓力趋险奥不求圆适,而细读之,

  亦未始不圆,至于韩昌黎,其志意直欲凌驾长卿、子云之上,戛戛独造,力避圆熟,而久读

  之,实无一字不圆,无一句不圆。于古人之文,若能从鲍、江、徐、庚四人之圆步步上溯,

  直窥卿、云、马、韩,则无不可读之古文,也无不可通之经史。”

  四子大受启发,一齐点头称是。

  “刚才讲的是句子的圆润,还有遣字的准确传神。古人十分讲究炼字,有许多一字师的

  故事。比如齐己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改‘数’为‘一’。张咏‘独恨

  太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