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无名老尼_青囊尸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决的办法?”

  吴道明哈哈一笑,说道:“吴某在岭南数十年,并非浪得虚名,自然是有法子啦。”

  沈天虎急道:“既然吴先生有办法,就快请说出来呀。”

  吴道明不疾不缓道:“宋元以来,古徽州一带的官宦世家流行修建寺庵道观,并委托僧人道士代为祭祀祖先的风气,实际上这些寺庵道观实质上就是变相的宗族家庙。

  其中,婺源有名的黄孟两族在明代洪武年间就曾建了两观六寺,祭祀祖先,世承香火,奉祀不绝。目前这些寺观早些年就已经作为封建四旧被清除了,但是却还保留了一座小庵,名叫‘无名庵’。该庵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是因为无名庵的庵主,一个没有名字的老尼。

  此老尼深居简出,从不在人面前露出真实面孔,以致于婺源一带知道她的人寥寥可数,而且认识她的人也从不向外说起。正所谓真人不露相,老尼有一项特殊的能力,就是驱鬼,无论是心魔也好,鬼上身也罢,曾有省城甚至京城慕名偷偷前来找她驱鬼治病的。”

  朱医生摇了摇头,疑惑道:“我却从未听说过,吴先生远自岭南而来,怎么会知道得如此清楚?”

  “香港有人专程来婺源找过她。”吴道明说道。

  沈天虎问朱医生:“朱医生,吴先生说得是真的么?真的无药可治?”

  朱医生面色惭愧,说道:“我到目前还没有想到十分对症的方子。”

  “吴老,麻烦您带我马上就去找那个老尼吧。”沈天虎抓住吴道明的衣袖恳求道。

  “不麻烦,我们立刻就动身么?”吴道明说道。

  “马上。”沈天虎即刻道,眼睛瞥了下朱医生。

  “天虎,我理解你的心情,那就去试试吧。”朱医生同情的说道。

  “穴道一个时辰后自解。”刘今墨冷冷的对沈天虎道。

  吴道明拱手告辞,沈天虎抱着昏睡着的沈才华,匆匆跟在了身后,朱彪也打了个招呼尾随而去。

  “唉,我们也走吧。”朱医生长叹一声,收拾好药箱,招呼刘今墨离开沈家。

  回南山村的路上,朱医生一直默默不语。

  吴道明一路带着他们朝西南而行,中午时分在婺源县城附近吃了点饭,然后奔文公山而来。沈天虎身上有伤,所以一路之上都由孩子的干爹朱彪来抱着。

  期间,时辰已到,沈才华的穴道自解,他睁开眼睛看到了朱彪,对他诡异的一笑,闭上了眼睛,又假装睡去了。

  文公山,又名“九老芙蓉山”,因山腰葬有朱熹祖墓,故名文公山。此地遍生阔叶树,林木葱翠,东距婺源县城60里。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春,朱熹首次回故乡扫墓时,亲手栽植24颗杉树,寓意“二十四孝”,历经八百多年风雨,仍然屹立在那儿,已是古木参天。

  山下有一个溪水环抱的小山村,村后一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