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四八章 你是不是吴宁_獒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幌子,朝廷那么大的用人量,单靠科举考上来的那么几个人是不可能供应的。

  这也是武则天宁可杀了世家,让天下乱一乱,也没想过去大兴科举的原因。

  在她的认知里,民间的寒门子弟毕竟是少数,科举也兴不起来。

  不得不说,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了。

  如果换了宋、明、清的任何一位皇帝,非笑话武则天是傻帽儿不可,太小看天下人“当官的决心了”。

  殊不知,终大唐一朝,从科举入仕的人才,加一块儿也就几百人。可是到了大宋,呵呵,几百人?一科就录用一千多的也不是没有。

  武则天担心的这个事儿,根本就不存在。

  其实,她现在要干的事儿和黄巢有什么区别呢?都是把世家杀了个干干净净。

  不同的是,到了北宋时期,赵家是不得以而为之。

  那时候,已经没有世家了,文人家族更是少之又少。朝堂上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爆发户,更没什么可举荐、恩荫的。

  所以,赵家只能被动地收紧举荐和恩荫的用官渠道,转而大力发展科举。

  而武则天现在,则是有选择的余地。

  事实上,在吴宁的影响下,老太太已经主动地走上了北宋的道路。

  你看呗,废除坊市,大力兴商,这是不是宋朝的大方向?

  如果她再大兴科举,那和两宋就更近了。

  而且!!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唐可不会重文轻武,大唐还有燕云屏障。不但有燕云屏障,整个亚州几乎都是大唐的后花园。

  这就...有点无敌了。

  现在武老太太缺的就是一点点眼界,这是历史的局限性,这个吴宁可以帮她弥补。

  “陛下....陛下是不是担心,科举不能胜任选官之责?”

  武则天抬头,“子究,寒门仕子还是太少了。”

  “陛下说的没错。”吴宁点头,“可是,科举之道既然是公平选拔,那为什么一定要是寒门仕子呢?十万世家子弟不一样可以通过科举在朝为官吗?”

  “嗯?”武则天皱眉,“那世家必会死灰再燃!”

  “制度变了啊!”吴宁缓声道,“选官的权柄在陛下手中,而非世家族长。”

  “再说,此次抄家,世家元气大伤,靠陛下掌管的科举是没法翻身的。”

  “可不同的是,陛下抄了世家的家,却还用了他们的十万文人,何乐而不为呢?”

  “......”

  也对!武则天有点动心了,她本来就是不执拗的人。

  相反,老太太这一生嫁给了权力,也屈从于权力。只要于权有利,武老太太从来都是没有原则的。

  就好像她可以为了梦想而入宫,可以隐忍在寺庙里等待机会。

  可以为了上位而讨好关陇门阀,也可以为了打击关陇门阀而立起七姓十家。

  更可以为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