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4章税赋改革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隐瞒而不上户籍者,只要被查出,则被收为官奴,终生为官府服役。

  对于官员协助隐藏者,将对官员抄家,且家族人员五代内不许出任公职。

  落籍的少数民族的人也必须按照规定缴纳税赋。

  高顺此举是避免土地过度集中,并避免大族提前分户,逃避税收;他深层次的意思是减少大家族出现的几率,每户越分越小,促进社会稳定。

  为了配合土豪们出售耕地,高顺还利用粮食价格进行调剂,一次性降低粮价至两百钱一石,直接降低了一半的价格,令存粮的土豪和士族亏损严重。

  高顺有合理的理由解释,现在天下稳定,各地皆获得了大丰收,粮食价格自然下降。

  他有系统帮助,能随时供应市场,不怕商户、豪族等囤积居奇,且他还准备再次下调粮食价格,低价接手土豪们此前储存的粮食。

  即便这样,高顺也担心那些大户挺而走险,令各地军队做好战斗准备。

  普通百姓对税收调整非常支持,这降低了他们太多的负担,且取消了其它的杂税,每年承担多少税赋,明明白白,完全在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难受的是土豪和士族,他们占有大量的耕地,多的达到几万亩,甚至十几万亩,而有些百姓则连一亩耕地都没有,贫富差距太大。

  现在高顺兵强马壮,他们又难以反抗,只得默默接受。

  大户为躲避高额税赋,被迫出卖耕地,以至于耕地的价格持续下降。

  高顺派出官员,以每亩耕地一贯钱的价格大肆收购耕地,作为官田。

  对酒、铁、盐等,还是由官府严格控制。

  当时粮食产出有限,而人口增长迅,所以百姓和商户可用酿酒,但是要承担高税收。

  商户可用开采铁矿、铜矿,甚至进行冶炼,但是官府要控制流向,并实行合理的税收,铁的税收为十取一,铜的税收为五取一。

  对于食盐,必须由国家开,控制源头,但是百姓和商户可随意经营,扩大流通,取消暴利,让百姓吃的起盐。

  在沿海、河东郡以及益州等产盐地,皆由官府控制。

  众人感觉高顺的税收对普通百姓过于照顾,而对大族过于苛刻,且这样会减少官府的收入。

  高顺感觉,只要社会稳定,没有隐瞒的耕地和人口,官府的收入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大量增加;若是严格实施,必保他的后代三百年无忧。

  三百年后,百姓数量繁殖过多,耕地增加有限,产出不能满足人口消耗,社会矛盾加剧,改朝换代就不可避免了,那时候的事情,便不是他所能考虑到的了。

  由于当时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制约,几乎无向北扩展的可能,那些地盘就是战领了,也不能成为耕地,所以,高顺这么多年来,只是令平州对外封锁蛮夷,断绝贸易,并未直接出兵后世的东北地区。

  高顺的目标为南方,像后世的菲律宾群岛、柬埔寨、泰国等地,甚至南亚的印度,皆为良好的开目标,那里能承载更多的汉人。

  只是对目前来说,成本过高,所以高顺才任命高伟为广州牧,大力展航海、船运;令马腾为交州刺史,并令马腾向南扩展几郡之地。

  若是能向南迁移人口,则多承载一亿人口不成问题,那样的话,也能极大的减小国内的矛盾。

  至于向西,距离过于遥远,几乎不能大量迁移人口,且也没有适合农耕的大地盘,暂时不在高顺的计划范围之内。

  高顺的计划很完美,税收改革只是第一步。

  稳定内部之后,他计划亲自前往益州,开南中地区,那里将是6上南下的跳板,他不能完全依赖海路,现在的航海技术还不被他所信任,太落后了,还是6上移民更加安全。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