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5章连弩发威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很好的照顾;秦关又为他们更换了武器、铠甲等装备,战斗力提高很多,士气高涨,他们皆不愿意回到以前那种生活。

  且他们已经投降过一次了,绝不能再投降一次,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看好董卓的未来;包括那些被驱逐的土豪们,宁愿渡江北上,也不愿意去投靠董卓。

  那些普通百姓认为黄巾军就是老百姓的军队,他们全心全意为百姓着想,所以支持黄巾军对抗董卓的军队,就是希望能保住他们现在的所得。

  李傕的骑兵斥候现刘晔和纪灵的援兵到来,便让张绣继续攻城,他本人率领飞熊军和所辖步兵前去阻挡。

  守城压力大减,李丰根据李傕大军的去向,便猜测到有援军到来,鼓励官兵绝不放弃;官兵和百姓得知有了援兵,皆心情振奋。

  两军在汉平县相遇。

  汉平县是中平二年(185年)设立的新县,人口比较少,城池也不大,不利于防守,所以人口早已迁移到他县。

  两军对垒,刘晔安置此前的演练排出防守阵型;陷阵营居于中间,其后是三千步行连弩兵,两侧各有两千五百高级骑兵,在其外的两侧各有一千骑马的连弩兵,既能保护侧翼的安全,又便于打败董卓军后快追击;再往后则是纪灵率领的骑兵和步兵。

  为了缩小横向距离,步行连弩兵被排成十排,这样安排的话,火力集中、密集。

  为了增加打击面,部队排成内陷的弯月型,这是刘晔的灵感之作。

  凉州兵擅长的是骑兵,见江东兵排的是防御阵型,李傕认为江东兵怯战,便排出了攻击阵型,五千精锐的飞熊军在前,作为攻击力量,只需冲破敌人军阵,两侧的一万普通骑兵和其后的一万步兵便跟随杀入敌人阵内,轻松收割战功。

  李傕对飞熊军的战力相当自信,定要一举击垮江东军;于是,在布好阵后,李傕立即命令飞熊军起冲锋。

  江东军阵岿然不动,等待飞熊军冲来;不管是陷阵营、连弩兵,还是高级骑兵,皆为系统官兵,意志力非常坚定,完全按照刘晔的命令执行。

  待还有有三十步的时候,刘晔承受不住那种生死压力,命令连弩兵开始攻击。

  十排连弩兵顺次射,每次射出九百利箭,还没等第一批利箭命中目标,第二排又射,待第十排射完毕,第一、二排的连弩兵又装好了连弩,又开始射。

  在如此近的距离上,连弩的力道很大,直接穿透飞熊军的重甲,成排的飞熊军倒下,阻碍了后继飞熊军的前进路线,使得飞熊军的冲击度停了下来,后继骑兵收不住脚步,又与前边的骑兵冲撞在一起;混乱不堪的飞熊军,成了绝佳的靶子。

  每轮射近万支利箭,黑压压的,如蝗虫般布满了天空;加上两侧的高级骑兵也不断用强弓射击,两轮连射,五千飞熊军已伤亡过半,只有最后部的那些飞熊军处于连弩的射程之外而侥幸得脱。

  李傕已被震惊的忘记了指挥。

  那些幸存的飞熊军已被吓破了胆,顾不上其它,立即调转马头拼命逃跑,又把其后的普通骑兵和步兵的阵型冲散;为了夺命而逃,甚至生相互残杀。

  处于军阵中部的纪灵被震惊了,半天没有反应,这黄巾军真是逆天了,幸亏提前投降了黄巾军,且没有二心。

  幸好刘晔反应的快,短暂的震惊后很快清醒过来了,立即命令部队出击。

  骑马连弩兵和高级骑兵度最快,率先冲出军阵,从两侧绕过李傕的步兵,一边向前冲锋,还偶然杀死几位想逃跑的步兵,他们的职责是追击前边的飞熊军和普通骑兵。

  陷阵营、步行的连弩兵和纪灵所辖的官兵要对付李傕的步兵以及落马的骑兵。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