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7章陶谦心思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特别容易疲劳、嗜睡,让他不得不提前准备后事。

  让他高兴的是两个孙子被高顺收为弟子,即便高顺现在无暇教授他们,分别让他俩跟着郑玄和卢植学习,这也是莫大的机遇;他相信,以高顺的人品,定会对名义上的两位弟子多加照顾,毕竟这个时代,讲究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让他感觉欣慰的是,两个儿子到达冀州和青州后,竟然知道夹着尾巴做人了;据两位老管家写回来的信,两个儿子在当地非常老实,从不敢惹是生非,闲暇时候,竟然能看看书,或者过问一下生意上的事情,这在徐州之时,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陶谦看来,是环境造就人,是他这做父亲的失职,一生东奔西跑,忙于公务,没有教育好儿孙,不免内心又有些愧疚。

  幸好,高顺把两县的美酒、棉布和精盐的生意交给两个儿子打理,在两位老管家的操持下,获利不浅,两个儿子足以做个富家翁了。

  作为父母,自古皆然,子女平平安安的便是福。

  家事无忧,州内军政之事也让他感觉浑身一轻。

  按照他与高顺的协议,从去年秋天开始,从青州秘密派来大量的各级军官,被陆续安排到不同岗位。

  现在各县的县尉和几郡国的都尉全是高顺派来之人担任,这些县尉和都尉,不贪财好色,遵纪守法,以身作则,且执法公正严明,对部属严格要求,各地秩序和治安比此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虽然还达不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状态,但已相差不远矣。

  那些被安插到军队中的武官,现在基本上担任了屯长、军侯、军司马等职,甚至有几人已做到别部司马之职,相信过不了多久,这些人就能在军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达到对军队的绝对控制。

  以高顺为靠山,陶谦信心十足,且上次曹豹兵败,让他有把柄打压曹家在军中的力量,加强他对军队的控制,暗中安插军官,阻力小了许多。

  陶谦内心疑惑,真不知道高顺是如何培养的这些人才,年纪轻轻,严格自律,且水平还不低,鉴于这种情况,年初的时候,他向房良申请,提前派来了十位可担任县令的低级文官,有人被他任命为县令,有人被他任命为州郡曹吏。

  经过几个月的观察,这些人的素质超出他的想象,在各自的岗位上皆干的非常出色,不仅任劳任怨,干好本职工作,而且品德好的无可挑剔。

  若是所有的官员全部替换,徐州形势肯定更好,做出的政绩便会记在他的身上,他陶谦肯定能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只是内心的喜悦无人与他分享,让他有些苦恼。

  心中暗自思索,怪不得冠军侯能在短短的几年内从边郡强势崛起而一发不可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