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四章 民以食为天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很吵闹。

  以至于柳铭宥回到了御书房,脑袋都有些嗡嗡的。

  可这还不是他结束工作的时间。

  因为几个丞相已经跟着他走了进来。

  大家还有一个事情没有谈论。

  那便是今年和乞颜交换的那些马牛羊,具体该怎么处理。

  乞颜为了这一千五百万石粮食,绝对是下了血本。

  他们足足在乞颜高原抓了七个月的野马、野牛、野羊,然后一窝蜂的送到大同、张家口等几个重要关卡来,换取粮食。

  说实话,大康的粮食并不贵,哪怕是第二批涨价到了十五文一斤,价格也只是山西当地的价格罢了,仅仅比河北这样的产粮省份贵一些。

  但奈何他们需要的粮食太多了,所以卖给大康的牛马羊,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目前一共有九十万匹骏马,其中上等二十万匹,中等三十万匹、下等四十万匹。

  一共有一百三十万头牛,优等牛五十万头,劣等牛八十万头。

  一共有二百七十万只羊,上等羊六十万只,中等羊九十万只,下等羊一百二十万只。”

  督管户部的钟昶,说出了现在堆积在边关的牛马羊数量,脸上洋溢着喜气。

  柳铭淇也同样高兴,但也有些担心:“这么多的牛马羊堆积在一个区域,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啊?要是把周围的水土都给破坏了,那可不行。”

  对于牛马羊聚集一个地方,造成的环境伤害,古人们也懂。

  像是牧马人们就从来不会呆在一个地方。

  中原王朝也一样,必然是分散饲养的,而且同样还要转场。

  “也不是在张家口和大同,基本上已经运送到了晋城、运城、邯郸、沧州这样的地方了。”刘仁怀道:“顺着大运河的话,很快就能运送到很多地方。现在的关键是要运到哪些地方。”

  看得出来,这群臣子们还是很上心的。

  他们说的几个地方,的确都是航运很方便的地方,甚至是走官道的话,也容易抵达周边的省份城镇。

  柳铭淇点了点头,“你们觉得呢?该哪些地方?”

  “这还用说吗?”马浩秋当即说道:“所有的牛都运到京畿和湖南湖北,让这些地方的农业发展起来,成为我们更稳固的后方。”

  “江南就不用吗?”葛松道皱眉道。

  “江南都那么富裕了,而且那里该开发的土地都开发好了,再运更多的牛过去没有用,说不定大部分还会变成肉牛。”马浩秋回应道:“况且以后大航海了,江南说不定就会面临更多的兵灾,拿这么多牛过去也不合适。”

  “不行。”

  曹仪抬头淡淡的道:“拿五分之一给江南吧!江南的赋税最重、负担最多。如果不给他们,他们心中会有抱怨的,为什么享福没有我,吃苦就有我?”

  老丞相的一句话,立刻让马浩秋闭嘴。

  不患寡而患不均。

  的确是要照顾到江南的情绪。

  哪怕是有些浪费,也没有办法,这是江南应该得的。

  这个跟家里的大儿子一样。

  为什么大儿子和家里的父母一向关系最为恶劣?

  就是因为大儿子早早的负担起了家里的生计,享福没有他,但是责任却全都是他的。

  等到弟弟妹妹们长大了之后,不但不感激,反而会毫无愧疚的和大哥争夺家产,以及父母的关爱。

  你说全天下的大哥,有几个能忍的?

  大哥能忍,大嫂也不能忍啊!

  ……

  求订阅!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