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章 昭姬开始“坑爹”了_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故吏,也只会往朝廷推举了,而州郡人才,将随着州牧性格来定,比如那董卓,自然会多提拔一些行伍间的将士。

  何进不想光明正大的拉拢,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怕和他推荐董卓一样,别人来凑热闹,比如邓盛,邓盛势力虽不强,功利心也不重,但走到这个位置,谁又不想为后辈铺路呢?

  他何进也十分希望日后刘辩能顺利继位,以使他何氏家族更进一步。

  所以,就算要拉拢刘擎,也不能明面上进行。

  “公达,此事,我觉得还是你先试探一番为好,你也知道陛下与十常侍对其态度,我若与之勾搭,恐为陛下所不容。”

  荀攸心中笑笑,明知陛下会不容,偷偷摸摸也要去勾搭刘擎,这只说明了一点——

  刘擎成长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到让这些自以为高高在上的人都不得不认真对待。

  还是叔的眼光好啊,当年颍川,刘擎不过一介白身,便愿意追随,如今,荀彧已为雁门郡丞,同样他还知道,这不过是刘擎明面上的实力而已。

  大爷的眼光也是真的好,竟早早的想与之结亲了。

  不过因为荀彧,荀氏这一笔投资做的可真是绝佳!

  最后,荀攸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回到自己住处之后,写了两份信。

  一封送去雁门荀彧,一封送去颍川荀氏。

  ……

  冀州,常山郡。

  回到元氏数日之后,刘擎的生活变得日益清闲,也多了一些时间可以陪伴昭姬。

  常山连同元氏县在内,共有一十二县,在沮授与田丰的治理下,一切都井井有条,刘擎十分放心,干脆带上卫队,和昭姬相伴,出游去了。

  第一目的地便是新建的工坊之城石邑。

  元氏至石邑的直道正在修整,按刘擎的要求,在原先官道的基础上,再进行拓宽和平整,以求可容纳四车并行,在刘擎的构想中,雁门的铁,石邑的装备,满足的不仅仅是几千上万的军队,在未来,甚至是几十万的。

  马车平稳的行驶在直道之上,几乎很少颠簸,刘擎依靠一侧,望向窗外的明媚风光以及常山新气象。

  蔡琰则坐于一张小案之后,手捧一卷竹帛,低着头认真的啃读。

  微风从窗口拂入,蔡琰额前刘海随风轻摆,而她沉浸在书中,偶尔有发丝调皮的挡住视线,她便会无意识的将一缕发丝勾到耳后。

  车外明媚,车内静谧,若是没有这乱世,或许小日子过过也很不错。

  或许车内有些热,蔡琰的脸蛋红扑扑的,刘擎突然生了个小念头,凑过去捏了捏。

  蔡琰回过神来,面带茫然的看着刘擎。

  “夫君,何事?”

  刘擎摇摇头,表示无事,提醒了一声,“休息一会,来看看外面的风景。”

  说着,他伸出一只手。

  蔡琰放下竹帛,乖巧的扶着刘擎的手,换了个位置,坐于刘擎身旁,望向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