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二章 粥棚的用途_第一次当海盗很紧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锅底灰上冲出两条沟来。

  她深深的鞠了一躬,把两只碗重新叠在一起,捧着那碗稀粥,低头走了。

  尤福又皱起眉头,他隐约觉得这妇人和寻常饿殍不一样,心中犹豫起来,但未等他做出决定,下一个灾民端着一个破碗,眼光炙热的站到了他面前。

  于是他没空去思考了,几秒钟后,就忘却了这件事。

  在他旁边,有一些夷州团丁,他们很仔细的给每一个来领粥的男丁登记,记下年龄和籍贯,以及是不是矿工,然后耳语几句,不知道说的什么,那些被他们登记的人神色各异,有人高兴有人沉默。

  夷州赈灾的粥棚,在延平府的大田县、尤溪县和延平卫首先开设,因为粮食运输和组织都需要运作,不可能一时间全面铺开,所以郑芝龙选了这三个受灾最重的县第一批赈灾。

  按照郑芝龙和熊文灿的约定,地方官府对夷州赈灾不能干涉,只能配合,所有的粮食由夷州军人集中看管,

  至于为什么选择延平府第一个赈济,郑芝龙语焉不详,含糊以对,熊文灿也没有去深究,反正只要有人免费送粮食来救灾,先送哪里都无所谓。

  开设之初,秩序是混乱的,大田县城门口设了粥棚一事立刻在饥民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上万的人蜂拥而至,把城门口堵得水泄不通,幸亏当地官府应对这种情况很有经验,几排兵丁涌出去,棍棒威压一下,再把里面的头目拧出来教育一顿,饥民们就井然有序了。

  尤福作为夷州军的老兵,现在是个伍长,手底下有十来号人,按照上头的安排,每日和其他夷州军人一道在这里轮换施粥,人歇摊子不歇,从日出熬粥熬到日落,尽最大限度的救济饥民。

  这份差事很累,但尤福在每一个饥民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模样,他是福建福宁州人,之所以背井离乡过海去夷州,不也是为了一碗饱饭吃么,如今眼见饥民们的惨状,感同身受,于是也不觉得累了,站在粥棚里能一干就是一整天。

  日色西沉,大锅见底,几百斤大米只剩下了空空的袋子,但排队的饥民依旧看不到头,尤福吩咐值守的大田县衙役和壮丁开始发竹签,这是明日领粥的凭据,竹签上写有编号和印记,凭竹签,明天可以先领。

  失望的饥民慢慢散去,在暮色之中流落于乡野,他们不能进城,也不愿离开,就在城外的野地里过夜。

  “尤头,吃饭了。”一个夷州团丁招呼自己的上司:“累了一天,先吃东西吧。”

  尤福应声过去,从城里出来的火头军挑了担子,笑呵呵的给众人分发,今晚吃的不错,有大白馍和稀饭咸菜,咬一口馍,里头居然有肉。

  “郑将军怕你们饿着,特意吩咐加的。”火头军道:“他说不能让别人吃饱了,自己人反倒亏着。”

  “郑将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