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8章 232 查缺补漏_季汉大都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西了。

  杜仲,是一种只在中国有的植物,它的树液和橡胶比较接近,只是因为种植规模、提取难度的原因,没法像橡胶一样大批量生产,但是在小规模使用上,这东西和橡胶可以算是平替的东西了。

  好巧不巧的,杜仲的主要产地就在未来的湖北省张家口,也就是现在的荆州境内的武陵郡。

  杜仲几乎在整个荆州都有分布,但估计现在没几个人能意识到它的价值,所以只是当成普通的树液了。

  冯习回到下榻之处后,拿出纸笔,在自己准备的一个小本子上写下了第二个项目,杜仲。之前的第一个项目是“医师”,这算是冯习的备忘笔记了。

  如今荆州整体上来说各行各业都有了质上的进步,士农工商无一不在发展,但是总归有些需要查漏补缺的东西,这也是冯习的小备忘录的作用。

  之后的路程就乏善可陈,不过是从湘水北上回到江陵罢了,等复归江陵后,冯习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付诸于实际。

  先是辅子旬那边,利用竹子和树浆制作的新纸已经可以开始提高规模生产了,而随之而来的就是雕版印刷术的正式投入。

  雕版印刷术的一身功夫都在雕刻上,经常出现刻坏了一个字就得废掉一个模板的情况。但是正如之前说过的,在批量印刷相同的内容上,雕版印刷术并不会落后太多。

  冯习之前没事干默写下来的三字经作为启蒙读物很快就获得了推广,因为三字经相比什么论语、大学不光字少,雕版的容错率低,消耗的纸张也更少,所以制作起来非常容易,而那些更高深的书还得等活字印刷了。

  等到冯习归来后,一面派人前往各地,去调查荆州境内杜仲的生长情况,一面命人出榜招贤,专门找医师前来。

  这个时代的医师还算是一门需要师父耳提面命的手艺活,很难系统性地进行总结。不过对于接触过未来西医和中医的冯习来说,似乎整合理论也没什么难度。

  虽然冯习未来的记忆只是个大头兵,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内外科、耳鼻喉科这些基础的分类他还是知道的,日后按此慢慢分类就是了。

  起初大家还以为是冯习病了,所以想来浑水摸鱼之人还不少。

  “见过大都督。”

  一个尖嘴猴腮,穿着一身方士服之人被士卒带了进来,朝冯习见过一礼。

  “你说说我身体情况如何。”

  冯习喝了口茶,瞥了一眼这人心中就有了数。

  “大都督气色饱满,气宇轩昂,哪有什么病?”

  这人咧嘴一笑,笑得像是峨眉山上的猴子。

  “嗯?你确定?!”

  冯习忽然把茶杯往桌上一拍,眼睛一瞪,嘴一努,显得怒不可遏的样子。

  “这这这……大都督当是为我荆州万民操劳,累坏了身体,需要调理一二……”

  这方士被吓得不轻,赶忙换了套说辞,但是冯习一看就知道,这种进来什么都没干只会拍马屁的,哪有什么手下功夫,直接命人轰了出去了事。

  这几日自从冯习下令求医之后,这种鱼目混珠之辈实在太多了,但事关重大,冯习还是得亲自把把关的,幸好大部分政事都被冯习分润给了马良、黄权他们,而军务自己订好了框架后也不需要事必躬亲了,所以时间还算充足。

  “来人,带下一个。”

  冯习拿起刚才被他拍在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两口。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