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1章 225 平定_季汉大都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是挑起占族自己内部的动乱还不够。昔日大嘤帝国这么搞也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他的那些殖民地,比如印度实在太远了,大英帝国鞭长莫及。

  第二是英国很难同化当地人。虽然印度一度成为大英帝国皇冠上最亮的那颗明珠,但是自二十世纪到二战结束,不过半个世纪,印度还是成功独立。而且很少有人会觉得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大嘤正黄旗,毕竟大家人种都不一样,怎么可能有认同感。

  但是交州不一样,未来大半交州还是随着汉人南渡成功同化了的,证明融合并非不可能,所以只是手段罢了。

  “然后李大人,之后再划出一个‘归化占人’的阶层,只要汉话流利,能书写汉字的就可以入籍为归化者,权利和汉人一致,甚至某些地方可以稍微优待一些。当然,甚至有些不那么关键的官员岗位,也可以从这些人中选出,体现我大汉的一视同仁。

  然后让翁文楼这些个狗腿子注意点,不准打扰这个阶层的归化者,让大家都看到归化的好处,让他们有动力去学习汉字、汉话,当然与之一道的就是推广汉话学习。”

  如果说之前是让本来相对团结的占族内部出现撕裂,让他们开始内斗,那么现在就是转化了。

  让占族人明白投靠大汉的好处有多少,让他们主动接受汉化,不用两代,当他们只会说汉语,只会写汉字的时候,他们就会忘掉自己曾经是占族人的事情了。

  李恢都忍不住为冯习这些从个人角度来说阴损无比,但是从大汉角度来说绝对功在千秋的主意叫绝。

  接下来冯习又在交州待了一旬的时间,确保交州的政策能够顺利施行,没有什么偏差。

  新的法令一道接一道,从苍梧为起点,开始辐射向整个交州。先是鼓励相互举报的“守望相助”撕碎当地占族脆弱不堪的“团结”,随后“归化令”又立刻拉拢了一批心向汉人的占族,由他们和那些成功通过举报上位的占族作为中介,顺利地建立起了一个类似于傀儡一样的代管阶层。

  占族人的敌意和矛盾迅速从汉人身上转移,变成了相互敌视、相互提防,同时又羡慕那些早早归化之人,可以享受各类优待,还有政策扶持。

  甚至不少本来对汉人颇有敌意的人,被搞得出现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反而觉得那些同族的占人太可恨了,而不偏不倚的汉人反而显得那么和蔼可亲。

  当然也有稍有头脑的,看得出来这是汉人的挑拨离间之计,但是无奈这种人都是少部分,甚至很多人还没来及呼吁其他人清醒过来,就被那些擅长投机取巧的占人举报给了官府,出师未捷身先死。

  而随着相互攀咬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土地也被官府趁机收入囊中,交由朴实的农户进行打理,配合冯习之前要求各县都实施新的农耕之法,反而让交州的农业有所发展。

  总之不到一个月,本来如野火燎原一般的占族之乱就这么在占族的内讧之中告一段落,占族风风火火地起事,最后在相互猜忌、相互提防、相互告发之中落幕。

  冯习对此颇为满意,带着自己的三千神武营,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在一个清早告别了李恢和于禁等人,向北准备回归荆州。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