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宗之法_法家高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仔细想想,又不感到意外。藩王之祸,由来已久。

  太祖开国之初,为了安抚奖赏功臣,也为了防备宗门。将有功之臣封为藩王,统领兵甲,扼守四方。

  太祖当年为此,还做了一首《大风歌》。

  安得勇士兮,守四方!

  在当时这个方法是好的,正是有了将领藩王的拱卫,朝廷才逐渐安定下来,太祖也坐稳了江山。并且传了十二世,三百载。到了乾帝盘的手中。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经过三百年的发展,藩王的实力急剧膨胀,现在少则有几十个城池,数万兵甲。

  多则有几百个城池,数十万兵甲,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乾帝盘的统治。

  造成这种窘境的原因,就是封地继承制。

  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长子单独继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孙得不到尺寸之地。虽然文景两代采取了一定的削藩措施,但是到乾帝盘初年,“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易为**;急则阻其强而合从,谋以逆京师”。诸侯国面积广大且领有军队,严重威胁着大乾的中央集权。

  而且乾帝盘穷兵黩武,征战四方,很多有功勋的武将也成了新的藩王,这些藩王都是桀骜不驯之辈。

  乾帝盘在世尚好,如果乾帝盘御龙归天,太子登基,必定会形成臣强主弱的格局。

  所以,乾帝盘不得不防。

  他要为太子登基,扫除一切障碍。

  大乾现在就好似一条布满荆棘的权杖,太子柔弱,生恐被荆棘刺伤手掌。

  乾帝盘心中虽然有些不喜,但也不得不亲自动手,为太子将权杖上的荆棘扫除。再交给太子。

  宗门!

  番邦!

  外域!

  这三个问题,是乾帝盘最担忧的。

  宗门问题形成已久,可以说强秦之后的王朝都生活在宗门的阴影之中。就算乾帝盘是雄主,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

  外域诸国虽然弱小,而且星罗棋布,令出多门,和大乾比好似天壤,但是他们地域纵横万里,生灵亿兆,如果数十个王国联合在一起,兵甲百万。就算乾帝盘在自傲,也不得不重视。所以,乾帝盘听从朝中重臣的建议,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

  在外域中培植亲善的势力。并且和外域强大的王国进行和亲,将自己的女儿远嫁外域,并且让自己的王子请外域国王,大公之女为妻妾。

  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大乾在外域中影响力大增。靠近大乾的几个弱国,不是被吞并,就是变成了傀儡势力。

  最后一个,也是让乾帝盘最头痛的。

  那是就是番邦。

  如果说外域和宗门的问题是外辱,是慢症,需要徐徐图之。

  那么番邦之祸就是内贼,更是急症。如果不妥善处置,必定会爆发大的灾祸。

  所以乾帝盘才冒着天下藩王造反的风险,朝中诸公的非议,甚至是青史上留下恶名,一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