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6 布局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祟拜又加深了一层。

  不仅是普通读者喜欢看《重生》,就连那些原本对话本不屑一顾的读书人也逐渐改变了态度,开始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是一位科举前辈所写的书,值得一看,于是纷纷推荐给同窗好友。

  而凡是看过《重生》的读书人,大多会被里面那新奇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而不可自拔。

  等看过《重生》后,自然会接着看已经完成的《仙侠》和《梁祝》,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他们知道现代有一句话专门形容这种状况的话,一定会不约而同地说一句:这池非有毒啊。

  因为这些读书人的加入,文学报的销量再创新高,达到了平均每期一万六千份的惊人销量,同时广告位已经卖出了九成有多。如果再多十来个的话,估计就要另开一页才够放了。

  不仅文学报销量长虹,京城其他报纸的销量也有了明显增长,大部分报社都开始盈利了。

  其中排第二的,是以时事新闻和小道消息为主要卖点的新京报,平均每期销量能达到七千份左右。

  这新京报的东家看来后台很硬,不仅报道一些发生在京城内外的百姓身边事,偶尔还会报道一些只有官员才知道的消息。

  因此很受那些关心时事的文人和读书人的青睐,几乎是每期必买的报纸。

  在池非看来,报道时事新闻的报纸才是正统的报纸,而他这文学报只能算是故事类的非正统报纸。

  虽然他自己不敢做这类报纸,但看到新京报做得这么好,他也乐见其成。

  只要这类报纸一旦成为常见事物,自然会有越来越多跟风者出现。

  时事新闻类报纸越多,平民百姓可以了解到的信息就越多,民智也越容易得到开放,这是一件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好事。

  相反,一个地方越封闭,信息越闭塞,当地人就会越麻木不仁、死气沉沉。

  虽然像新京报这样的时事类报纸越来越多,但池非并不打算触碰这个领域。

  他小心谨慎惯了,对自己平民百姓的身份记得很清楚,不会去做这种冒险的事。

  因为在他身后,还有很多人要养,他不能走错一步,所以还是连载故事最安全。

  ……………………

  这天,新京报的东家叶文华在听下面的人汇报完这几期报纸的销量和周围人的评价后,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殿下果然有先见之明,只要找机会稍微透露一些官场的信息,自然就能吸引到众多有志于仕途的读书人的注意。

  谁能想到,当文学报刚出现的时候,殿下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新兴的事物。

  就在所有想办报的商人都急着学文学报的经营模式时,只有殿下另辟蹊径,想到了发行时事类报纸,从而一举奠定了新京报在这类报纸的领头地位。

  刚开始叶文华也不知道殿下为什么要通过他来办报,因为殿下并不缺钱,不需要用这种显眼的方式来谋利。

  但办了三个多月报纸后,他逐渐明白过来,殿下是想利用报纸这一新兴事物,来引导和控制民意。

  虽然跟最早出现的文学报相比,新京报的销量只能排第二,但对于大多数读书人和文人来说,新京报却是他们了解官场信息的重要途径。

  换句话说,那些读书人和文人已经越来越相信新京报上的报道。

  假以时日,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只要殿下不断利用新京报来发布一些有利于他的传闻和消息,久而久之自然就能聚集人心,殿下的人望也会越来越高。

  如果反过来的话,新京报也能够成为一把杀人利剑。

  只要在关键时候把对手的斑斑劣迹在报纸上公之于众,就能让殿下的敌人成为众矢之的、过街老鼠。

  确实,只要能够操控民意就能操控民心,殿下这步棋实在走得太妙了。

  光从这次的布局来看,殿下确实是位智慧超群的明主。

  叶文华为能够追随这样一位明主而庆幸不已。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