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眼光要长远_重生之衙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达标坚决不许开工。

  柳俊的眼神,有回到吴兴平的脸上。

  吴兴平有些为难地说道:“省长,张教授,我们也知道污染不控制不行。但是方法上,是不是考虑一下?太急了,一刀切,先不说财政受不受得了,就是一下子这么多工人下岗,上万人,也不好安置,搞不好就是社会问题

  应该说,吴兴平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

  毕竟他才是原南市的一把手,考虑问题不能像张教授那样,纯粹从技术角度出发,还得考虑财政收入和社会稳定等等一大堆的事情。

  张教接沉默不语。

  他是专家,不是党政领导干部,对这个问题,不好怎么表态。

  柳俊想了想,说道:“兴平同志,我认为张教授的意见是对的。急病就该下猛药。总是强调这样或者那样的客观困难,这个问题,恐怕永远都得不到真正的解决。但是污染却在一天一天持续下去,群众的身体,可不见得能够承受那么长时间的污染

  吴兴平咬了咬嘴唇,不说话。

  你柳衙内也是久历地方的父母官,地方上的困难,应该是很清楚的。就不用我吴兴平提醒了吧?

  柳俊说道:“这个事情,我认为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全部停业,停止排放。至于工人的安置,自有企业负责。《劳动法》不是摆着看的,他们要切实遵守《劳动法》的规定。因为企业原因导致工人下岗,企业要负责赔偿。不管是谁,在原南市开工厂,就应该遵守我们国家的法律。这个没什么好说的。第二步,就是合并。五十七家造纸厂,无论如何,数量都是太多了。相互之间,经常无序竞争,恶意竞争,根本起不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作用。没有一家真正上规模的造纸企业,也就无法形成规模优势,成本降不下来,他们也就没有钱去进行环保投资。所以,没必要保留那么多工厂。要进行合并,数量上,有三五家大规模的造纸企业,就够了。形成规模优势,一致对外,良性竞争,才是发展之道。公司规模、产量上去了,盈利也会上去,这才有资金进行环保改造。这个,你们市里要切实加以甑别,引导。不要搞成关系户占便宜吴兴平和龙圣汉情不自禁地点头。

  “第三步,就是原材料的供应问题了。我这几天,虽然没有走遍原南所有的林场,不过照这个消耗的速度,估计用不了几年,原南市的针叶林基本上就会被砍伐得精光了。到时候,你们请这些造纸厂留下来,他们也不会干的。这是典型的涸泽而汪,杀鸡取卵。所以,从现在开始,要进行速丰林的培育。这是根本之计。不培育速丰林,原南市的造纸业就是无根之水,没办法持久。这个问题,你们要请相关的林业专家来进行论证。不把原材料的问题解决了,我看这些造纸厂现在就可以关闭了。砍光了森林,污染完了河流,就为了今后三五年的财政收入,值得吗?同志们,为具父母,眼光要长远一些!”

  叹:六百万字了,一不小心,就到了这个小数据,有点晕!又是虎年最后几天,又是月底最后几天。又是本书最后一个月的日更万字,等等等等。诸多理由,都凝结成一个词月票!!!

  诸君,还有月票的,请支持了吧,多谢多谢!!!,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