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50章 一举两得_重生之衙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壮劳力的家户,根本就没办法耕种。有了这个机械耕种,我们村里。今年没有撂荒一亩地,没有一家撂荒的,家家户户都种了责任田。市长。这个政策好啊,就不知道。是不是明年也能这么搞”

  柳俊笑起幕,望着苏延光凤智勇,说道:“延光同志,智勇同志,你们说呢?”

  “明年当然会搞。既然有好处。农民兄弟欢迎,当然要继续搞下去。一直搞下去”

  苏延光毫不犹豫地表了态。

  徐友谊就笑了:“这个好。这个好。这些日子,村里很多人在问呢。有了苏书记这个话,我就能大声答复他们了!”

  “延光同志,智勇同志,这个是一个很有益的探索。农民兄弟欢不欢迎。就是评判好坏的根本。除了统一管理,机械化耕种之外。你们市里面,还要根据市场需要,引进良种,这个很重要。农业大丰收。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丰收不仅仅只是高产,还有一个高质的问题。我们潜州,是水网地带,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以前省里很多地方。都是靠我们潜州供应大米,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出现了一种很尴尬的情况。那就是,本省人不吃本省米了,目前省内大米的品牌都走出自珠江;角洲。为什么会这样呢,市场自动做出了选择。珠江三角洲的米,不是便宜,而是好吃。大家当然要选好吃的米了。我们的米,种子不行,产出来之后不好吃。大家不喜欢,价格自然就卖不起来。所以,仅仅高产,未必就能丰收。这一点,你们要组织农业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同样亩产六百公斤,但是一公斤米价格上相差几毛钱,你们算一算,整个江城市,几十万农民要损失多少?”

  柳俊徐徐说道。

  苏延光和凤智勇,脸色都凝重起来。苏延光点头道:“是的,市长。您说的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关键。我们一定会抓紧落实

  “嗯,是要抓紧,而且一定要弄准确。

  你们江城市弄准确了,可以马上在其他区县推广,甚至在全省推广。这是个大事,不可怠慢。”

  柳俊很严肃地说道。

  苏延光凤智勇又是连连点头。

  “另外,延光同志,智勇同志。还有一个事,你们也要好好思考一下,平川乡,因为地利问题,可以搞这个万亩示范田,那么其他乡镇呢。没有这么便利的条件,又怎么解决?江城市,一共有二十三个乡镇!我认为,统一管理,机械化耕种的模式,也可以在其他乡镇实行。我提这么一个思路,就是你们市里面的农机公司,可以搞农机出祖。一家一户,没那个经济能力购买农田机械,毕竟这个东西,它不是一年四季都能用上的,大多数时候在闲置。家家户户自购农用机械,不现实。所以,市农机公司,应该起到这个作用,农忙季节,把农机统一送到农村的田间地头。这样一来。村民们花一点钱,就能租到农机。节省时间和人工,而农机公司也赚到了祖金,可以盘活。一举两的!”

  苏延光和凤智勇对视一眼,脸上都浮现起惊喜之色。未完行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趾忙。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