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八十六章吴三桂来援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皇帝猛然站起,似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盯着跪在地上的骆养性,颤声问道“此事可是为真?赵卿家不是重伤昏迷,一直卧病在床吗?他又如何还能率军出征?”

  骆养性低着头,手里举着一份奏折,“启禀皇上,此事千真万确,赵大人已于十余日之前苏醒,此后当赵大人得知济南被围,当即便在青州府誓师出征,欲要前往济南与满清一战,臣这里有赵大人的奏折。”

  崇祯听了,顿时脸上皆是惊喜之色,马上便有小太监匆匆上前,自骆养性手中将奏折取来,然后恭恭敬敬地呈给了崇祯。

  崇祯急不可待地接过奏折,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他越看脸上神情就越是畅快,看到最后,他一把将奏折抓在手里,“哈哈哈哈,赵无忌真忠臣也,大病初愈便敢兴师前去迎击满清,济南有救矣!”

  殿下的群臣听了,顿时也都是喜上眉梢,赵无忌虽然在朝中一向低调行事,一直都在刻意隐藏自己的锋芒,但他在神木县击败多铎,在西北击败罗汝才,孙可望的兵马,以及在皮岛大战阿济格,将满清朝鲜联军击败,最终保住皮岛的事迹,却是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住的。

  以赵无忌曾经连败多铎,阿济格的功绩,称他为大明对满清战绩最好的名将,却也是实至名归,如此名将如今再度出征,众人似乎都看到了济南城解围的曙光。

  崇祯内心激动不已,如今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际,终于有人肯站出来,欲要力挽狂澜了,更何况此人曾经连续战败过多铎和阿济格两人,堪称是满清克星,若是赵无忌出手,似乎此番大明与后金之战,尚有一线转机。

  “升赵无忌为……”崇祯兴奋之下,便想给赵无忌升官,没想到这时殿下突然有一人出列,大声道“皇上不可!”众人看去,此人正是少詹事黄道周。

  黄道周此人,文学上的才华是有的,道德上也无可挑剔,虽然此人很有节操,在历史上最终也是壮烈殉国,但可惜此人当真没有从政的眼光和能力,堪称明末空谈误国的典型。

  就以几个月之前的事来说,当时崇祯曾经有意与后金议和,暗中吩咐杨嗣昌执行此事,杨嗣昌于是便派辽东巡抚方一藻具体操作此事,方一藻的使者周元忠,在满清受到了相当的礼遇,皇太极明确表示,‘若有确议,则撤兵东归’。

  满清当时确实没有那么大的胃口,毕竟他们人数太少,若是明朝肯每年岁币纳款,皇太极倒也愿意和大明议和,毕竟不用打打杀杀就能白拿钱,这倒也不错。

  而崇祯此举也是有他的苦衷,议和是杨嗣昌的主意,其核心就是攮外必先安内,杨嗣昌这个大方向应该是正确的,首先,关宁军每年都耗费国库几百万两白银,起到的作用却微乎其微,与其拿钱

  请收藏:https://m.dingdian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